通报时间 | 通报企业数量 |
2017年1月24日 | 3家 |
2017年2月10日 | 1家(河北企业) |
2017年2月23日 | 6家(河南企业) |
2017年4月1日 | 9家(江西企业) |
2017年5月8日 | 6家(福建企业) |
2017年5月22日 | 3家(广东、四川、黑龙江各1家) |
2017年5月22日 | 6家(河南企业) |
2017年6月7日 | 4家(湖北3家、江西1家) |
通报时间
2017年6月13日
通报企业数量6
我们也能看出上述地方建企均属工程总承包资质申报升级,且全部是同一个原因“企业业绩材料弄虚作假”,而被通报,仿佛一时间企业业绩成了资质升级的“雷区”,不可触碰,否则后果严重。
近两年的政策中多部门要求淡化企业资质、推进工程总承包,也正是这样工程总承包资质逐渐成为建筑企业实力的重要体现,但国家在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的同时又在资质升级方面抬高门槛,业绩方面大企业自然是不存在任何问题,但却难倒了众多中小地方建企,所以这才会导致福建、河南、江西等地成为建筑行业的重灾区,各种乱象不断!
一一
资质新规将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如下六方面重大影响:
资质门槛降低,资质在市场中作用大大减小,将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;
维护资质的成本降低,企业资质挂靠将减少,有一定实力的项目经理将自己申请资质,走自营之路;
通过出借资质生存的建筑企业,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,这类企业有必要快速提高自营能力;
用于企业资质申请和升级的个人证书挂靠(如:一级建造师、二级建造师等)将消失;
注册建造师将真正在工程项目上发挥作用,原先挂靠这部分费用将分流到企业利润和项目部真正干活的人;
建筑企业又一次得到改革红利,消除了企业资质挂证人员费用,又一次减负,初步估计,全年建筑企业减负总和将超百亿。
二
这个取消的是什么?
是资质吗?不是。文件明确写明只是取消资质的考核指标,而不是取消资质本身。
是建造师吗?不是。文件只是说企业资质申请环节不考核建造师等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。建造师定位为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和担任项目经理的必备资格,既关系国计民生,又涵盖各方利益诉求,是不可能取消的。
是真正取消资质与建造师的挂钩吗?也不是。按照新规定:资质考核什么?业绩与信誉。并且是通过四库一平台直接查询核实,不能再像以前可以造假。
业绩与信誉跟什么相关?企业实力。
企业实力与什么相关?人才、效率、核心竞争力。
试想一下,没有人才的企业,会做好业绩吗?能有好信誉吗?因此,归根结底,企业资质还是与真正的建造师挂钩。
什么是真正的建造师:有资格、有资质、有能力。也就是说,如果新规定落地,取消的实际上只是企业不能再与南郭先生式的建造师(单纯挂靠型)挂钩,只与真正的建造师挂钩。
三
建筑资质取消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?
随着国家简政放权的推进,统一的全国建筑市场即将形成,部分资质取消,市场准入与监管方式有望全面调整,营改增倒逼建筑企业管理升级,ppp模式推动合作模式的改革,招投标方式变革,生产方式变革,承包模式和管理工具的变革,很多人都在讨论建筑资质的趋势,建筑资质取消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呢?
有人说,建筑资质永远不会全部取消!为什么呢?资质取消后市场准入无门槛,对目前有资质企业伤害太大!
粗略统计,目前市场上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大概有八万多家。如果建筑企业资质取消了,其他行业的资质包括房地产开发、造价咨询、勘察、设计、监理等资质也应该取消,合计起来,有资质的企业数量之庞大,通常这些企业都是有一定实力背景和关系人脉的,他们绝对不会坐视自己辛辛苦苦申请的资质证书,一夜之间变成废纸的。取消资质对政府部门并无实际好处.
四
政府部门不会允许资质全部取消有两个原因
一、很多政府部门的工作就是审批资质,如果取消了资质,这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将安置到什么岗位去呢?
二、设立资质的初衷是为了监管市场,特别建筑行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行业,更需要监管。如果没有攥在手中的资质的约束,政府无法对违规企业做出一系列处置,失去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力。
五
减少行政许可的实质是简化程序
减少行政审批事项,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,政府会想办法让资质审批流程更简化,速度更快。目前,住建领域的行政审批改革,主要是优化指标、简化申报程序,而不是减少事项。
六
征求意见≠马上实施
目前,很多资质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都还是征求意见稿的形式,从规划和征求意见到文件出台,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。无资质或资质等级低者,抱着侥幸心理等资质取消后就与原特级企业平等竞争了,市场也就被抢占得差不多了。
七
取消资质可能不会带来意料之中的结果
很多人都稀罕把建筑市场乱象的屎盆子扣在相关主管部门头上,尤其爱说这是资质惹的祸。实际上:
第一,各个行业都存在竞争,取消资质并不能杜绝一切违法行为,甚至可能让违法行为更猖狂;
第二,主管部门绝对不会因为被扣了屎帽子就随便取消资质的,这依然是个政府评定企业优劣的时代,资质绝不会马上离我们而去。
纵观目前建筑市场的竞争,资质依然是标配,越高等级的资质自然是企业强大实力的重要象征。在大项目的招标条件,以及近日住建部的特级企业资质征求稿中明显收紧申特条件,没有任何弱化资质的迹象,只是不考核部分条件(如建造师等人员、发明专利等)。